串流平台上的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從邊緣突進主流市場的意外商機
2022-06-16 蔡馨儀

當你需要專心工作、放鬆或冥想時,是否習慣隨手就點開串流平台的「環境/情緒」歌單,讓它成為一股安神療癒的背景音?但你曾否仔細注意過列表上的曲目,甚至進一步開始追蹤特定的音樂家呢?例如Melancholia II,這首2003年創作、長約7分鐘的曲目自從被列入Spotify的「助眠」推薦歌單,便迅速成為氛圍音樂家William Basinski在平台上最受歡迎的作品-截至2022年5月,該曲的播放量已超過一億零六百萬次,而其所屬專輯的其他13首曲目平均播放量也達到約八十萬次-完全大出創作者的意料。Basinski表示,儘管他可以想像多數聽眾可能並未理解他原初的創作理念,甚至很可能完全不認識他是誰、氛圍音樂又是什麼,但串流平台的分潤多少拯救了他受疫情影響巡演全被取消的收入困境。

「氛圍音樂」這個特殊類型最早可追溯自1970年代的英國前衛音樂領域。藝術家如Brian Eno強調是為了打破一般音樂(他們稱之為「罐頭音樂」)習於去除或覆蓋錄音背景雜音的製作模式-氛圍音樂不但保留,甚至將這些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以強化,例如Basinski的創作起點一直是運用老錄音帶播放時那個糊糊的、變異的走調,再加以剪輯、重複,形成長達數分鐘的循環旋律。有趣的是,氛圍音樂的「白噪音」特質,在疫情期間伴隨著封城在家、遠距辦公等使得個人聽音樂的時間變多、需求變大,讓許多原本較為邊緣、小眾的氛圍音樂作品因為紛紛被收入串流平台訴求「放慢腳步」與「觀照身心」的歌單,一躍而成最對味的熱門商品。

串流平台從系統面提供拼盤歌單充分的彈性,突破了過去實體專輯以收錄個人/單一團體創作為主的限制。再加上平台以生活情境作為主題推薦所受到的歡迎與關注,例如Spotify上的「深度專注」歌單獲得高達360萬個讚、「平靜冥想」有超過140萬個讚、「放鬆環境」約120萬個讚、「深度睡眠」約150萬個讚等,這些訂閱數據不僅反映出市場需求與流行趨勢,更重要的貢獻或許是為音樂帶來分類上的創新,讓像氛圍音樂這樣偏非主流的IP有重新被發掘的機會。例如Open Letter To Hummingbirds這首後搖滾作品自從被Spotify選入歌單迄今獲得近三百萬次的播放,不僅比這個創作樂團 Tarentel 在平台上所有其他曲目的點播率都多出五十倍,甚至把該樂團在大約千禧年前後最活躍時期的所有實體專輯發行量總加起來,人氣都從未如此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如身兼重度樂迷與評論者Jeremy D. Larson在Pitchfork專欄討論所述,演算法帶來的非主流熱潮可能是喜憂參半:一方面能從數位平台重新發掘已經沉寂了許久的樂團,對老樂迷來說可是一種壓倒性的樂趣。不過在另一方面,對大多數較被動的、把音樂當成填補日常空白或活動輔助的聽眾而言,喜歡或不喜歡這首歌基本上取決於它是否融入當下的生活和心情,而可能不會像鐵桿樂迷那樣在意歌曲創作的脈絡,甚至主動去尋求與創作者更深的連結-這些故事和樂界知識可沒辦法簡單呈現在條目上。而且,隨著AI愈能掌握你的收聽習慣,大數據的一刀兩刃將會持續地把所謂的非主流偏好推向某個集合式的主流…。


#非主流音樂 #氛圍音樂 #串流平台

新聞來源 / 參考資料1234

您可能也會喜歡